產(chan) 品列表PRODUCTS LIST

首頁 > 技術與支持 > 電加熱恒溫配料罐主要技術包括什麽?
電加熱恒溫配料罐主要技術包括什麽?
點擊次數:393 更新時間:2024-11-06
  電加熱恒溫配料罐主要技術包括以下幾個方麵:
  
  一、容積與結構設計:
  
  1、容積範圍:根據不同的生產需求,電加熱恒溫配料罐的容積有多種規格可選。常見的容積有50L、100L、200L、300L、500L、600L、1000L至5000L等,能夠滿足不同規模的生產任務。例如,在食品行業中,對於一些小批量的特色食品生產,可能會選擇較小容積的配料罐;而在化工行業大規模生產時,則需要更大容量的配料罐來保證連續供應。
  
  2、結構形式:通常為上開啟式,下斜底三層結構。這種結構設計便於操作人員對罐內物料進行觀察、添加和攪拌等操作,同時下斜底的設計有利於物料的排放,減少殘留,提高生產效率。並且,其夾套形式多為全夾套,用於加入導熱油或水,使工作時達到最佳升溫和降溫的目的。
  
  二、加熱係統:
  
  1、加熱方式:采用電熱棒插入夾套內進行加熱,夾套內注入導熱油或水作為加熱介質。通過電熱棒產生的熱能,將熱量傳遞給導熱油或水,再由導熱油或水將熱量均勻地傳遞給罐內物料,實現對物料的加熱。這種間接加熱的方式可以避免物料與電熱元件直接接觸,減少物料的汙染和電熱元件的損壞。
  
  2、加熱溫度與時間:物料加熱溫度一般可達到≤350℃,具體的加熱時間根據工藝需要而定,通常在20min~90min之間。例如,在一些需要高溫反應的化學合成過程中,可能會要求較高的加熱溫度和較長的加熱時間,以確保反應的充分進行;而對於一些對溫度敏感的物料,則需要精確控製加熱溫度和時間,避免物料變質或過度反應。
  

電加熱恒溫配料罐

 

  三、溫度控製係統:
  
  測量與控製:采用電熱偶測量溫度與溫控儀連接進行測控溫度,溫差可控製在±≤1°C以內。溫控儀安裝在電控箱內,溫度傳輸杆直插至罐內底部,能夠準確測量罐內物料的溫度,並將溫度信號傳輸給溫控儀。操作人員可以根據需要在溫控儀上設定目標溫度,當罐內物料溫度達到設定值時,溫控儀會自動調節電熱棒的加熱功率,以保持罐內溫度的穩定。
  
  四、罐體與內罐底設計:
  
  1、罐體材質:內罐體一般采用SUS304或SUS316L不鏽鋼材質,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和衛生性,能夠滿足食品、製藥等行業對設備的嚴格要求。例如,在製藥行業中,對設備的衛生標準非常高,使用不鏽鋼材質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汙染,保證藥品的質量安全。
  
  2、內表麵處理:內表麵鏡麵拋光處理,粗糙度Ra≤0.4μm。這種光滑的表麵可以減少物料在罐內的殘留和附著,便於清洗和消毒,同時也有利於提高物料的傳熱效率。
  
  3、內罐底結構:經旋壓加工成R角,並向出料口方向呈5°傾斜。這樣的設計可以使物料在排放時更加順暢,減少物料在罐底的滯留,避免浪費和汙染。
  
  五、攪拌裝置:
  
  1、攪拌位置與連接方式:頂部中心攪拌,減速機輸出軸與攪拌槳軸采用活套連接,方便拆裝與清洗。攪拌裝置的設置可以保證物料在罐內的均勻混合,提高配料的質量和效率。
  
  2、攪拌轉速與形式:攪拌轉速一般為15~120r/min(定速),攪拌槳形式有框式、錨式、槳葉式、渦輪式等多種,可根據工藝要求進行選擇。不同的攪拌形式適用於不同的物料特性和生產工藝,例如框式攪拌適用於高粘度的物料,而槳葉式攪拌則適用於低粘度的物料。
  
  六、材質與表麵處理:
  
  1、材質選擇:除了內罐體的不鏽鋼材質外,夾套和外保護殼體一般也為SUS304不鏽鋼材質,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耐腐蝕性。對於一些特殊要求的場合,也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選擇其他材質。
  
  2、外殼體表麵處理方式:有鏡麵拋光或2B原色亞光或2B磨砂麵亞光處理等多種方式,可以根據客戶的使用環境和美觀要求進行選擇。
  
  七、設備配置與功能:
  
  1、電氣控製箱:用於控製整個設備的運行,包括溫度控製、攪拌速度調節等功能。電氣控製箱的操作界麵簡單直觀,方便操作人員進行操作和監控。
  
  2、溫度儀與液位顯示係統:溫度儀可以實時顯示罐內物料的溫度,液位顯示係統可以顯示罐內物料的液位高度,方便操作人員及時了解設備的運行狀態。
  
  3、進出管口與工藝接口:各進出管口工藝開孔與內罐體焊接處均采用翻邊工藝圓弧過渡,光滑易清洗,外表美觀。工藝接口采用Iso標準快裝卡盤式接口,衛生、拆卸方便,並配有防腐墊圈。
  
  電加熱恒溫配料罐的主要技術涵蓋了容積與結構設計、加熱係統、溫度控製係統、罐體與內罐底設計、攪拌裝置、材質與表麵處理、設備配置與功能以及稱重法配料技術(部分型號)等多個方麵。這些技術的合理應用和組合,使得恒溫配料罐能夠滿足不同行業的生產需求,具有高效、精準、可靠等優點。